《任何開始,我們約定半年》
孩子從小到大,學了不少科目,籃球、足球、體操、美術、直排輪等等,在此我用科目來取代才藝兩個字。
學齡前的多方嘗試是我與老公的共識,我們想發掘出孩子的各種可能,因為發光不一定要在課業上。
當然問孩子要學這個嗎,孩子懵懵懂懂當中一定回答:「好!」,但若試上後孩子確定要繼續,我們就會約法三章。
任何學習,除了上課要認真是基本的以外,一定要至少半年。半年才能看出一點點結果,半年才能讓孩子發現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這樣東西。我們多方嘗試,但不是三分鐘熱度,你的熱度要持續半年。
所以大兒子在五歲時,同時學了鋼琴與圍棋,半年後他選擇繼續專精圍棋,會放掉鋼琴是因為這半年中,每次練琴都是痛苦,能凹就凹能吵就吵,是因為半年約定才堅持下去;圍棋就自動自發練習嗎?沒有的事,但對於圍棋是,下不好,練不好,大哭,哭完再跟爸爸說一句:「我們等一下再下一盤好嗎?」中間無數次的要放棄,是孩子再給自己跟圍棋機會,兩年了,他們現在處的還不錯。也許不用一定要在圍棋界闖出什麼名堂,但至少我跟老公做到了學齡前配孩子找到一個科目,而這個科目可以在未來陪他很久很久。
我曾經問大兒:你會喜歡不會圍棋的女生嗎?
大兒說:除了你,其他都不行。
嗯,謝謝你撩我,我備受寵幸。
圖為小兒子接觸鋼琴的第一天,回到家迫不及待搬出電子琴來反覆練習,他的半年旅行也開始了。